English

儒教问题学术研讨会简述

2001-03-20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的“儒教问题学术研讨会”,于2月24日—25日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召开。来自学术界的任继愈、方克立、卓新平、吴云贵、张新鹰、曹中建、李申、张立文、蒙培元、周桂钿、陈来、赖永海、郑万耕、徐远和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就儒教研究的意义、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等课题,进行了深入的研讨。

儒教研究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问题。“五四”运动后我国学术界一直认为,中国古代为非宗教国家,儒教不是宗教,而是教化之教。20世纪70年代末期,著名学者任继愈提出“儒教是教说”后,在学术界引起广泛而持久的争论。随着争论的深入,学术界理解和支持“儒教是教说”者逐渐增多,并初步形成了“儒教是教说学派”。除了任先生及学者们发表的数十篇论文外,近日中国社科院李申教授推出了150万字的《中国儒教史》专著,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儒教的发展及学术界争论的情况。

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名誉所长、国家图书馆馆长、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任继愈说,儒教是教说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,都是“五四”运动以来否定之否定的结果。“五四”运动前,儒教是教,而且还有孔教会。“五四”运动彻底否定了作为国教的儒教。改革开放后,再次提出“儒教是教说”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思。中华民族历尽劫难而从未被灭亡,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从无中断,儒教的功劳是不可埋没的。我们所说的不能使用的儒教原则,是指它适合过去社会的一些原则,而不是在儒教影响下所创造的所有文化成果都不能用,如中国哲学,由于它本质上是宗教哲学,所以它不仅讲认识,而且讲做人。儒教做人的原则不能用了,但中国哲学讲的做人,则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。

专家学者认为,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,具有博大性与深入性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儒教问题涉及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问题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。只有抓住儒教这条纲,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准确定位,并搞清它们的地位和来龙去脉,才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;只有认清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,才能正确地批判和继承。对儒教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,也有利于深化对宗教本质的研究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